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新闻评论>详细内容

新闻评论

不忘初心、改革到底,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12-26 17:08:33 浏览次数: 【字体:

 

央视新闻客户端7月26日消息,​2013年深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由此,中国展开了一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大变革,一场努力实现13亿人全面发展的大变革。第十集是《将改革进行到底》这部大型政论专题片的收尾篇,以人民的获得感贯穿始终。

为什么把第十集《人民的获得感》作为这么重要的大型政论专题片的收尾篇呢?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2014年新年贺词“我们将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给出了答案。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90多年栉风沐雨,持之以恒,坚定地践行。中国进入伟大“中国梦”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将改革进行到底,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为己任。

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国家必须变得更加富强。俗话说“锅里有,碗里才会有”。历史证明了,一个积弱积贫的国家,必定是国家在国际上没地位,国民在他国受歧视,民众在国内大都生计艰难,那有什么获得感?与之相反,国家越富强,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话语权就越重;国民到外国,常常受到免签证的优待;人民安居乐业,富裕幸福。

增强人民的获得感,社会必须公平正义。《论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人们对于公平正义一直非常看重。这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缺乏公平正义的社会,人们得到的常常是伤害,集聚的是怨气,社会的危险“气压”就会升高。公平正义就是“减压阀”,就是社会的“稳定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这些鲜明的导向和理念,指明了推进改革的“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使追求公平正义成为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

增强人民的获得感,民生受到更加高度重视。2020年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是一项伟大而具体的民生工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人口在我国占有很大比重,重视农业,注重农村工作,关注农民收入,“精准扶贫”集中力量帮扶关键少数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中央的英明决策从顶层设计为人民获得感开好了“最先一公里”,全面严查严惩老百姓身边的“蝇贪蚁腐” 为人民获得感打通“最后一公里”。群众所关心的,就是施政的方向。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业有所就,居有所安,都是党和政府最为关心和着力的地方。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应”人民之“呼”,率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将改革进行到底,奏时代最强音,国家必定越来越富强,社会越来越公平正义,人民获得感越来越强,幸福之花必定处处开放。(7-27搜狐时评在线 长江时评 胶东在线 百度文库 豆丁网 江油组织部基层党建网  被人截抄到7-28中国评论网)朱玉华

四川省江油中学校 邮编621710    邮箱 1353564687@q q.com    电话 15908206322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