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发展指导>学业学法>详细内容

学业学法

高中政治学法指导 (吴从应 唐友军)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3-25 17:41:33 浏览次数: 【字体:

高中政治学法指导

吴从应 唐友军(根据网络资源,结合自己的经验汇成)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竞争。因此,是否会学习已成为衡量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大学生的主要任务界定为“四个学会”:学会做事(learn to do)、学会做人(learn to be)、学会与人相处(learn to be with others)、学会学习(learn to how to learn)。

下面,主要谈谈如何认识和学好高中思想政治这门课程。

(一)高中政治课的基本特点

   同为政治课,但初高中课程名称有别,初中叫思想品德课,高中叫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比,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更强的学科化特点,理论性、专业性、学术性、系统性都更强,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而且,从这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政治科越来越侧重于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纯记忆性的东西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同学们转变学习观念,增强学习自觉性,改变学习方式,真正把政治课学懂学活,而不是简单地“记住”和“知道”知识。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必须重视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

(二)学好高中政治课的方法

就学习本身而言,一方面是“学”,一方面是“习”。“学”主要包括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和及时复习。“习”主要包括自我检测和运用,如:练习、考试、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等。前者重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后者重在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1.预习
  预习是无师自通的桥梁,是思维习惯形成的助推器。它能够增加上课的目的性,提高时效性;还能培养自学能力,形成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可分为课前预习和阶段性预习,粗预习和精预习。搞好预习首先要“做好笔记”。预习时应该在书上做出眉批,在笔记本上列出提纲和写出听课要注意的问题;其次要“规定一些常用符号”(如△、☆、*等)来提示自己,以达到在学习和复习中提醒自己注意,便于向老师提问或者避免遗漏知识和犯同样的错误;再次,要“勤思善想”,增强问题意识。预习的关键要善于“想”,即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新旧课之间有什么关系”、“和过去的什么知识类似”“能阐释哪些热点问题”等等,这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思维品质;最后,要“持之以恒”。搞好预习必须有决心、恒心、自信心。要把“课前预习”这个起始阶段搞得深入、扎实,使之在整个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2.上课
  上好课是学习的重要阶段,是提高成绩和培养能力的关键。上课最重要的是“专心”。“心”专在哪里?一般来说,专在“看”(包括看书、看黑板、看屏幕等)、“听”(包括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分析,听同学的发言、争论、辩论、质疑等)、“参与”(如:主动思考,与老师形成零距离互动、将你预习时确定的听课重点与老师的讲解结合起来,积极发言、大胆质疑等)。主动思考,要求: ①注意知识的积累;②增加感性材料的储备;③学会一些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具体化等);④将自己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看、听、参与”的形式有所不同,但都必须动脑,这是贯穿整个上课全过程中的一条主线,也是衡量专心不专心的唯一标志。如果平时每一节课都这么做了,课堂的思维含量就很大了,政治学科的能力和素质就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这比课堂利用不充分,课外去大量做题的效果要好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有心、有情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就能把政治课学好,考好。

3.复习
  学习具有实践性、个体性、反复性的特点,反复性以及爱宾浩斯遗忘曲线要求学习过程应该及时复习。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特别是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
  复习包括:及时复习、阶段复习、总复习。进行及时复习,应着重抓好以下环节:
  (1)忆:即回忆学习了哪些知识,如本课的重点是什么、老师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的,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图等等,要达到在大脑中像放电影一样能把它们再现出来。
  (2)读:包括粗读和精读,粗读是快速把握课文结构、分析思路,找出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精读是细读重点段落,把握其中的标点符号、关联词、关键词等,划层次,找中心;把握原理的论述方式、论证方法,是归纳还是演绎,是怎么分析的,又怎么综合的。读书、读笔记并同回忆进行对照,这样就不仅加深了记忆而且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3)思:在忆、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并有意识地联想。把新知识进行归纳形成一个小系统,让知识各就各位。然后纳入到所学知识的大系统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4.练习

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练习来检验。练习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恰好就是我们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有利于帮助我们对学习进行全面而及时的查漏补缺。因此,学习中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练习这个环节。每一次练习都要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尤其是主观题,要能了解不同题型的命题特点,并掌握基本的答题技巧,做到有效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同时,每一次练习都要做好知识、技巧等的归类和整理工作,对暴露出的问题做一个全方位的总结,建立自己的错题集。

以上四个环节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学习中要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不可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否则就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预习、上课、复习,还是做练习,都离不开阅读,有效的阅读能够帮助我们顺利解决学习中的诸多难题。下面就重点谈谈如何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

(三)让阅读成就学习的梦想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包含有丰富的、 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育得更好,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因此,会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根本起点和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之一。

提高教材阅读能力,不仅对提高当前的学习成绩非常有利,而且对今后的终身发展将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同学们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本本”,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

1.重视序言和导言——把握知识间联系。
  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每一单元都有各自的序言,简要告诉我们学习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每一课题下都设有一段导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我们明了本课所要讲述的主题。学习中,我们不烦将各单元的序言、各课书的导言部分按课程模块整理在一起,这样既有利于明确每一单元、每一课书的主要学习内容,又能在宏观上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加透彻地理解学科逻辑体系,提高概括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2.构建知识框架——使学习“纲举目张”。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高中政治课本全书、各单元、各课、各框乃至各目,都有其清晰的叙述线索和知识结构,并且分别设有各自的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就把握了课本内容最主要的东西。单元标题是一个单元的主题,课题提炼了课文的中心,框题是课的有机组成部分,突出了基本的观点,其内容基本上按一课时安排,目题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也是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基本内容。在学习中,我们不能忽视这些标题,用知识结构图表的形式把各个标题按层次“串联”起来,形成脉络清晰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把“厚书”变成“薄书”,这样就能起到一个“纲举目张”的效果,既能对知识起统领作用,又能把知识梳理清楚,还能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叙述的条理性。

需要提醒的是,高中政治教材在每一单元的开头都列举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表,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总体思路,但我们不能直接去抄课本上的知识结构图,而要自己亲自动手,在深入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的叙述线索和知识结构,建立一个自己的知识结构图,这样才能将课本的知识真正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库。

3.概括段落大意——培养概括整合能力。
  一个段落,往往就讲解一个问题。概括段落大意,其实就是对教材内容加以“浓缩”,不仅能方便理解和记忆知识,还能培养概括分析和解读整合信息的能力。高中政治课文的每一段文字,都是由几个不同但又相联系的句子组成的。一般地,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概括了该段的段落大意或基本观点。在阅读政治课文时,首先应留心第一句或最后一句。但有时整段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句子可以概括出该段的段意。这时,就要求我们用精练的一个词或句子把该段的大意概括出来。这样,对这一整段的内容就大致清楚了。当然,也有一个核心问题是由几个段落共同来阐述的,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加工。
  例如,教材P42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心句,直接概括了本段的段意:“就业的作用与意义”。又如P42第三、四段和P43第一、二、三段就是共同来阐述一个核心问题的,即:“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再如P44第四、五段共同阐述了“劳动者应如何维权”的问题。

4.划分段落层次——培养阅读分析能力。
  作为教材的课本,在阐述理论问题时,当然要从不同层次或不同角度进行,力求作到全面。在对其中的一个角度进行叙述时,又必须“摆事实,讲道理”,力求做到深刻。在每一句话的表述上,还必须清楚明白,力求做到准确。这样一来,对于一个问题,教材就可能出现较大的篇幅,看上去比较“繁杂”。在学习中,如果我们采用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逐层逐层地分析,既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刻准确地把握相关知识,又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材料分析能力、语言概括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例如,在概括P44第四、五段的大意“劳动者应如何维权”的问题之后,应该紧接着思考:“劳动者维权措施有哪些呢?”。在这个问题的指引下,回到教材的那两个自然段中去进行层次分析,很快地,完整的答案就会出来:①前提和基础是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②重要依据是依法签订劳动合同;③合法途径是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④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这样,关于“劳动者应如何维权”的问题,通过阅读和层层分析就掌握了。当然,为便于记忆,我们可以将四个要点浓缩成几个关键词,如:前提基础是义务,重要依据是合同,法律途径可多样,两种意识要增强。

5.区别不同字体——准确理解基本知识。
  现行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有三种字体:黑体字、宋体字和小字。黑体字是重点,是基本观点;宋体字是黑体字的延伸,它与黑体字一起构成了课本的正文;小字是对重点和正文的补充说明,它与旁边的名言警句及穿插在正文中的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名词点击等辅助文,一起对重点知识起辅助作用,帮助理解知识。阅读时,我们既要区别不同字体的字的作用,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既能熟悉教材,又能激活思维,从而把知识点吃透、吃准。

6.划分句子成分——全面把握基本概念。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高中政治课涉及的概念特别多,有些概念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有些概念是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和掌握的。有些同学说,老师上课讲到的概念我听懂了,笔记也记了,但就是很难记住,即使当时硬性记住了,可过一段时间后又忘得一干二净了。显然,如果只靠死记硬背,不仅记起来困难,而且只能形成短时记忆,不能形成长久记忆。但是,如果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理解和巧记概念,效果就会好很多。

7.归纳易混易错知识——巧破学习难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部分选择题,就是在某些易混易错词上做文章,用来考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如:“决定”与“影响”、“根本”与“基本”、“来源”与“途径”等,就属于易混易错知识。课本在知识叙述上,常使用这些词把知识点准确地加以界定。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易错词,扫清学习中的“拦路虎”。

比如,高一《经济生活》中的“价值”与“价格”、“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债券”与“股票”、“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等。在学习中,应加强这类易混易错知识的归纳、辨别,并进行巩固性练习。在新课学习时,要对前面的旧知识与刚学的新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其区别。学完一个模块后,应该对整本书中的易混易错知识进行归纳。这样,不但能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8.注意对应词——增强知识迁移能力。
  高中政治学科的很多概念都是成对出现的,把握这些对应词,有助于我们增强知识迁移能力。如:《经济生活》中的“价值”与“价格”、 “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投资”与“融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市场调节(无形手)”与“宏观调控(有形手)”、“引进来”与“走出去”等等。学习中,我们应该充分注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在课本上做好相应批注,这样有助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巧妙迁移、灵活运用。

9.善抓关键词——准确理解定位知识。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关键词是很多的,它们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如:最重要、首要、前提、基础、关键、核心、主要、主体、主导、实质、本质、根本、源泉、标志、目标、目的、原则、决定、第一,等等,就属于“关键词”。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在课本上对关键词划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以在学习中能有重点地突出,加深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定位。

10.学会做笔记——提高知识积累能力。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深才能叶茂”,这些话都说明了丰富的知识储备的重要性。丰富的知识储备来自日常学习的零碎记忆和点滴积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阅读中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将阅读与笔记有机结合起来,最好是备一个政治专用笔记本。

首先,要认真作好课堂听讲笔记。课堂笔记,主要记老师、同学讲的,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记受他人启发而产生的思想火花,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堂笔记不宜将教师讲的每句话都记下来,而只须摘要记录:或是教师对课本带有解释性的语言,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是承前启后性的话语,课本没有的内容;或是一些具有纲领性的内容,如系统的板书、参考资料(包括书刊名称、章节、页码),重要的图表或图解;或是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疑难点及听课后的新感想等。

其次,要适当作些课外阅读笔记。课外阅读笔记主要是自学笔记,经常保持课外阅读和勤记笔记的习惯,有助于提过阅读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开阔阅读视野,增强见识和才干。课外阅读笔记既可以是预习笔记,即自己阅读教材或相关资料的学习笔记,也可以是摘录笔记,即摘抄整段精彩文字的笔记;还可以是提要笔记,即用自己的语言对重要性的学习内容作出概括性记录;也可以是心得笔记,即写出自己的学习体会或阅读感想等;还可以是复习笔记,如对学习内容的总结,当然还有对复习备考非常有效的经典题例,尤其是自己做错的题。

11.采用数形图表法——使复杂知识简单化。
  数形图表,相对于整段整段冗长的文字表述,具有简洁明了、直观形象的效果,无论是对知识的积累、理解和运用,还是对思维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是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提高,都非常有帮助。学习中,应将相关知识、易混易错知识、复杂知识等用简单、直观、生动的数形图表等灵活多样地呈现出来,使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使易混易错知识明晰起来,使复杂知识简单起来。

12.带问阅读,逻辑推理——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中,常到听学生抱怨:知识记了这么多,为什么每次考试都还是那么可怜的一点分,政治课真难学啊!问题根源在哪里?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人们解决世间所有的问题是用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智慧,而不是搬书本。”由此可见,提高思维能力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

高中政治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如: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发散与聚合、辩证思维等,具体可化为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比较鉴别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推理能力,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运用历史的、阶级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在学习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知识体系、叙述结构和相关素材,有意识地加强对思维方法和能力的训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如:独立性、批判性、求异性、创造性、辩证性、跨越性、灵活性、严密性、逻辑性、深刻性等。

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增强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从而使阅读变成一个有准备的、批判性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这样,既可以提高阅读的效果,又可以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地,政治课本上的每句话,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我们阅读政治课本时,必须把每句话同前后句、前后段、前后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具体方法是:围绕确立的中心(段意、目标题、框标题、课标题、单元标题),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相应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这样,一句话就诞生几句话,一段就扩展成几段,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就越紧密清楚了,思维也就得到了发散。同时,要特别留意政治教材中穿插在正文中的各种思维活动即用虚线框起来的内容和每单元之后的综合探究活动,它们都是我们学习的主体内容,有助于我们把握前后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研究性学习,发展思维能力,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总之,在新课的学习时,应尽可能地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在旧课的复习时,应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而且能建立起知识网络,便于对知识的记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1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根本原则。如今高考命题都非常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境”,强调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引导考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有“用”的意识和习惯,看到身边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社会现象,要自觉地用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哲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和思考。久而久之,你就会养成习惯。有了这个习惯,学习受益,高考受益,终生都将受益。

政治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要体现国家意志,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政性强。同时,新的课程理念又强调要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生活化越来越浓。因此,理论联系实际主要是指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老百姓的生活实际,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当然,还有教材提供的相关素材。专家在编写政治课本时,为了证明所叙述的观点、原理,在教材中引用了一些材料、漫画、语录、谚语、名言警句等,都是我们理解教材观点的好素材。把课本正文中的观点与这些材料进行联系、思考,有利于提高我们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学好高中思想政治课,除掌握以上基本的学习方法外,还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养成良好习惯,等等。

(四)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端正态度,培养政治课学习兴趣。

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关键是你的态度问题,事情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你就认为它不可能成功,那它当然也就不会成功;或者,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认真,那么事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在此,很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一个故事:

有三个工人在砌一面墙。有一个好管闲事的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爱理不理地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抬头看了一眼好管闲事的人,说:“我们在盖一幢楼房。”第三个工人真诚而又自信地说:“我们在建一座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总裁。仅仅十年的时间,三个人的命运就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是态度。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追求和目标。具有积极、乐观心态的人,其人生目标必然高远;有了高远的目标,必然会为之加倍努力,有努力必有回报。第一个工人总在抱怨生活的不公,心情是郁闷的,想的都是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回答别人的问题时都是满肚子怨气。第二个工人要比第一个工人心态好,尽管也是在砌墙,但他却把这堵墙当作一栋楼房来建,心里想的是如何将楼房建设得更好。第三个工人心态最好,工作那么辛苦,他还那么自信那么专注。人最可贵的就是 “认真”二字,第三个工人把砌墙这样的小事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来看待,十年后成为老板也就不足为奇了。

心态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比如两个口渴的人面对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真不幸,只有半杯水了。”而乐观的人会说:“真好,还有半杯水呢!”引发快乐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水量的多少,而是因为看待问题的态度。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长高度,干任何工作,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对某事情有了好的态度,好的心态,就会滋生出一种对它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以此激发自己巨大的学习潜能。

2.制订计划,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世界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有一条生活准则:“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还得为大目标牺牲小目标。”同样,我们的学习也得有学习目标,否则很容易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一些同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非常被动,常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习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因此,我们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得在老师的大计划下有自己的小计划小安排,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强,能根据每个阶段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做到每个阶段的学习很充实,整体推进。

一般地,制订学习计划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①具体性原则。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将计划具体化:一是从学习时间上看,要有学期计划、学月计划、星期计划、每日计划、每堂课计划;二是从学习内容上看,要有整本书学习计划、每课书学习计划、每一节书学习计划、每一框题学习计划;三是从目标层次上看,要有知识掌握计划、能力发展计划、觉悟提高计划。②科学性原则。制订计划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除符合自身实际外,还要考虑到其他可能冲击到计划执行的因素,如老师的教学计划、考试、活动安排等,尽量减少冲突,以保证计划能顺利进行。计划制定出来一定得遵照执行,否则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建议从这几个方面来加强执行学习计划的督促:一是请同学或学习小组监督,二是请家长监督(宏观监控),三是请老师监督,四是给自己制订相应的奖罚措施。

在此,跟大家分享我校09届高三普高班一位师姐(当年以596分考上重点大学,高考满分750分)的几点学习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这里摘抄她对师弟师妹们的两点学习建议:“一是每事、每时都得有计划。这是考高分的同学必然要做的事。这些计划分为两大类:一是按科目分,二是按时间分。要注意的是,时间上的安排要有两条线,一条是紧跟老师复习计划走的主线;另一条体现在零碎时间的安排。以我高三下学期的时间表为例:星期一、三、五的早晨6:15至6:40背政治(说明:当年高考,政治科是她的专业科,满分150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科合为一科叫基础科,满分150分,只考选择题),星期二、四、六的这一时段背英语。6:40分至7:00这20分钟便服从学校的安排,进行基础科的早早读。这两条线要相结合,符实际,而且最重要的是得付诸于实践并坚持到底。学习就像吃蛋糕,得慢慢消化。你的每一天都是一个特殊的场合,别把它给浪费了。第二点建议是要时刻与信心和目标一起走。每天起床和临睡前的宝贵时间都要默念语录小本子(说明:学习中,她一直养成摘抄小语录的习惯,即使紧张的高三也不停止)里的话。潜意识的力量是无限的,它正是打开我们潜能宝库的密码。同学们要先把信心与目标这基底建牢了,才能托起高三这座大厦。常常告诉自己: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3.养成习惯,让学习变得轻松自如。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有位心理家也说:“习惯是一个人的道德资本。一个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享受不尽的利息;一个坏的习惯是一个人一生偿还不完的债务。”对于我们而言,学习需要的是“利息”,而不是“债务”。“习惯成自然”,如果你渴望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你的学习一定能成为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愿同学们能好好享受学习的快乐,到达成功的彼岸!

总之,学有法则,但学无定法。每个同学在学习这个问题上要不断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而不要盲目模仿别人,照搬别人的方法。万事开头难,但如果你能够长期坚持做好上述工作,就会培养一种科学的思维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你一生受益。

最后,祝全体同学在艺高能够快乐学习、享受学习、健康成长、学有所成!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